全域國土綜合整治“沙洋模式”初見雛形
2024/7/18 10:14:56
近年來,沙洋縣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,疊加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政策,共啟動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6.65萬畝,預算投資5.65億元。通過全域規劃、整體設計、分步推進,統籌安排農用地整治、建設用地整治、生態環境整治工程,重構現代農業發展區、宜居村莊建設區、生態保護功能區,全面提升生產、生活、生態價值,初步探索形成全域整治“沙洋模式”。
化零為整,重構現代農業發展區
項目實施前,項目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農田分散化、碎片化等問題,道路不通、溝渠不暢、泵站設備老化,農業生產效率低下,部分偏遠地塊存在耕地長期拋荒現象。通過實施小田并大田,對集中連片的農用地進行綜合整治,新建溝渠2.7萬米,新建田間道2.5萬米,新修泵站14座,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6500畝。大規模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用地經營權流轉,引進3個專業種植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,發展蝦稻連作、種植玉米和油菜等糧油作物,穩定了糧食生產,提升了農業生產水平。通過土地流轉,村集體每年可獲得收入32.5萬元,村民每年人均純收入增加1204元,有效實現了“資源變資產”。
空間重塑,重構宜居村莊建設區
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的理念,結合和美鄉村建設等項目,在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中配套天然氣、自來水、污水管網、垃圾中轉站、通信網絡、路燈、休閑廣場等基礎設施工程,改善生活環境,提高生活質量。積極探索保留10個居民點、新建1個社區的“10+1”村灣集并模式。對保留的10個村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,建設污水處理系統,修繕道路,種植花卉苗木,開辟公共綠地,配齊了健身設施,建成了小公園;建成并移交多戶型的472套兩層農村新居,配套天然氣、自來水、休閑廣場等基礎設施,實現了“村民變居民”。強化共同締造理念,把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與鄉村治理、社會參與、居民自治有機結合起來,充分發動群眾、組織群眾,調動廣大群眾參與全域整治綜合整治的積極性、主動性,實現共建共治共享。
產業賦能,重構生態功能保護區
依托樂山湖水庫資源,構建食、居、娛、游、學等一體的產業體系,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,打造農文旅大融合的格局。借助全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,采用“點狀供地”方式出讓27宗、63畝集體建設用地,實現“資產變資金”,獲得土地出讓金1004萬元。目前,垂釣中心已建成競技垂釣、田園游賞、花海攝影、水岸露營等8個功能區。引進市場主體投資1.2億元建設樂山湖國際垂釣中心,2024年3月成功舉辦中華垂釣大賽湖北沙洋選拔賽,吸引來自全國近10多個省市的450余名釣手參賽,吸引《人民日報》、湖北衛視等國內外多家知名媒體進行線上直播,總傳播聲量4210萬。同時,帶動其他市場主體投資近3億元在沙洋境內發展紅色旅游、民宿、電商、餐飲等產業,助力鄉村振興。
沙洋縣政府將持續聚焦鄉村振興戰略,積極響應沙洋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,加快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,融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惠民政策,持續推進“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”活動,用好國土整治“金鑰匙”,打開農村致富“幸福門”,致力打造“三生共融”的全域整治“沙洋模式”。
出品:省自然資源廳